0
技术爱问
环境监测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爱问 > 环境监测
如何实现后台管理系统的高精度人员存在探测功能?

技术原理与架构

  1. 硬件层

    • 红外传感器(PIR):通过检测人体散发的红外辐射变化判断存在,适用于低成本、低功耗场景,但对静止目标敏感度低。

    • 毫米波雷达:利用24GHz/60GHz频段发射电磁波,通过反射信号分析目标距离、速度和微动特征,可穿透衣物、塑料等非金属障碍物。

    • AI摄像头:搭载广角镜头和高分辨率传感器(如索尼IMX系列),支持HDR和低光增强,搭配边缘计算模块运行深度学习模型。

  2. 算法层

    • 目标检测:采用YOLOv5或EfficientDet模型,在COCO数据集预训练基础上,针对人员检测优化,准确率可达98%。

    • 数据融合:通过卡尔曼滤波整合多传感器数据,解决单一传感器的误报问题(如宠物触发红外传感器)。

    • 动态背景建模:使用OpenCV的MOG2算法消除环境光线变化干扰。

  3. 业务逻辑

    • 区域划分:支持在管理后台绘制多边形检测区域,减少无效告警。

    • 灵敏度调节:根据场景需求设置检测阈值(如医院病房需高灵敏度,仓库可适当降低)。

    • 设备联动:检测到人员后自动触发照明、空调或报警器,支持HTTP/MQTT协议对接第三方系统。

性能优化

  • 边缘计算:通过TensorRT加速模型推理,单帧处理时间≤50ms。

  • 隐私保护:采用本地化处理,视频流不上传云端,仅保存检测结果日志。

  • 抗干扰设计:针对窗帘晃动、风扇旋转等场景,通过频域分析过滤噪声。

应用案例

  • 智慧办公:统计会议室使用率,无人时自动关闭电源。

  • 养老监护:实时监测老人活动,长时间静止触发告警。

技术原理与架构

  1. 硬件层

    • 红外传感器(PIR):通过检测人体散发的红外辐射变化判断存在,适用于低成本、低功耗场景,但对静止目标敏感度低。

    • 毫米波雷达:利用24GHz/60GHz频段发射电磁波,通过反射信号分析目标距离、速度和微动特征,可穿透衣物、塑料等非金属障碍物。

    • AI摄像头:搭载广角镜头和高分辨率传感器(如索尼IMX系列),支持HDR和低光增强,搭配边缘计算模块运行深度学习模型。

  2. 算法层

    • 目标检测:采用YOLOv5或EfficientDet模型,在COCO数据集预训练基础上,针对人员检测优化,准确率可达98%。

    • 数据融合:通过卡尔曼滤波整合多传感器数据,解决单一传感器的误报问题(如宠物触发红外传感器)。

    • 动态背景建模:使用OpenCV的MOG2算法消除环境光线变化干扰。

  3. 业务逻辑

    • 区域划分:支持在管理后台绘制多边形检测区域,减少无效告警。

    • 灵敏度调节:根据场景需求设置检测阈值(如医院病房需高灵敏度,仓库可适当降低)。

    • 设备联动:检测到人员后自动触发照明、空调或报警器,支持HTTP/MQTT协议对接第三方系统。

性能优化

  • 边缘计算:通过TensorRT加速模型推理,单帧处理时间≤50ms。

  • 隐私保护:采用本地化处理,视频流不上传云端,仅保存检测结果日志。

  • 抗干扰设计:针对窗帘晃动、风扇旋转等场景,通过频域分析过滤噪声。

应用案例

  • 智慧办公:统计会议室使用率,无人时自动关闭电源。

  • 养老监护:实时监测老人活动,长时间静止触发告警。

携手合作
广州莱安智能化系统开发有限公司
全新理念、出色的技术、丰富的经验,开创数字新生活
联系人:周先生 13922289957
地址:广州市番禺区石基镇凌边村智盛大街4号
扫描关注
广州莱安智能化系统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154096号-2